您的位置  女性减肥塑身

整理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3-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整理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2岁左右,宝宝开始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在这一阶段,宝宝最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他们喜欢把东西占为己有,不喜欢分享,特别重视自己对物品的所有权。

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正好可以对宝宝进行物权意识的教育,进行物权归属练习,使孩子养成物归原位、物归原主的好习惯。比如,玩好玩具后要放回游戏区、起床后整理自己的小床,等等,让宝宝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场景

帅帅在客厅里玩玩具,他将各种各样的玩具从抽屉、茶几、箱子里拿出来,一件一件地玩耍,渐渐地,客厅地板上的玩具越来越多,看上去乱糟糟的。爸爸妈妈不停地在旁边说:“不能乱扔玩具”“玩具要整理好”……但一点儿也没有效果,帅帅一点都没有听进去,客厅越来越乱了……

行为分析

宝宝的行为

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往往看见新事物就丢弃旧事物,容易出现玩一路丢一路的现象。对于学龄前期的宝宝来说,玩玩具是游戏,随地乱扔玩具是游戏,收拾玩具也可以是游戏。

了解了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们就应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对孩子来说,收拾与不收拾,不是听话与不听话、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收拾玩具本身是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爸爸妈妈能将收纳、整理变成一个有趣的游戏或是有奖励的挑战,相信经过一段时期的练习,就能让收纳、整理成为宝宝的良好习惯。

爸爸妈妈的行为

不停地唠叨说明爸爸妈妈内心很希望帅帅能收拾好玩具,但这样的行为只是停止于愿望阶段,因为爸爸妈妈始终没有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所以说了跟不说一样,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性的唠叨。

收纳整理属于生活训练项目,其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学习自我管理与服务。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多观察爸爸妈妈如何做家务,并鼓励孩子参与。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收拾、整理都可以变成快乐的事情,只要父母引导得当,并有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孩子们肯定愿意尝试。

此外,爸爸妈妈跟在孩子后面整理和收拾玩具的做法不可取,这很容易让宝宝产生乱扔玩具很正常的错误认识,进而让乱扔玩具成为一种习惯。这点,爸爸妈妈可要注意哦!

我们可以这样做

爸爸妈妈做出榜样,给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

爸爸妈妈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向宝宝传递这样一个基本道理:同一类物品应该归放在一处。家里的每样物品最好都有固定摆放位置,让宝宝注意到物品都有一个自己的“家”,明白“哪里拿,哪里放,用完了就放回去”的规则,爸爸妈妈的坚持会给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活细节:给玩具找个家

给孩子购置物品时,爸爸妈妈可以向孩子说明:“这是买给你的,你是它的小主人,要负责照顾它哦。”同时,爸爸妈妈可以向孩子介绍一下物品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提醒孩子给新物品找个合适的位置放好。前段时间给儿子买了火车轨道,我就对他说:“宝贝,你现在有了火车轨道,你想在哪里给它们安个家呢?”儿子说:“我想把它们放在托马斯的旁边。”“为什么呢?”“因为托马斯是在轨道上工作的。”儿子很自然地把他的轨道玩具放到了小火车的旁边。

最近又给儿子买了几件玩具,有一套拼图、几辆小火车、贴画,还有一个陀螺。儿子每次拿到新玩具,总是要说:“这是我的,不是别人的。”我就微笑着对他说:“是的,这是宝宝的玩具,要保护好哦。”

生活中建立规则,养成好习惯

整洁有序的环境需要保持,这是很困难的。但是爸爸妈妈如果经常说教,又会导致孩子反感或者麻木,所以我们期望让宝宝自己建立规则。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同商量,将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用图画或图片的形式罗列出来,如果孩子当天或者一个周期内完成了某项任务,爸爸妈妈可以在任务栏的后面粘贴个小标识(大拇指或者小红花),以示鼓励。

当然,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小任务,爸爸妈妈也不需责备或者强迫孩子,我们可以留到下一次再做。但是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爸爸妈妈不可越俎代庖,让孩子产生“我不做,爸爸妈妈就会帮我做”这样的错误认识。

生活细节:为孩子创设小天地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安排一间独立的小房间,给他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实在无法实现独立房间的,一个小角落也行,让孩子摆放属于自己的东西。

家里虽小,我们还是专门给儿子准备了间儿童房。由于孩子外婆在帮忙照顾,因此,儿子的房间目前是外婆住着。前几天,我问儿子:“想不想拥有自己的房间,房间里摆放你自己的东西?”儿子疑惑了一会,但明确回答:“想。”有时儿子会躺在外婆的床上说:“这是我的房间。”

于是,我们坚定了与儿子分房的信心,并计划对儿子的儿童房进行改造。这一次,我充分征求儿子的想法,比如,更换了汽车图案的床品,购买城堡的墙贴,摆放了玩具置物架等等,让儿子走出了自我独立的一步。

信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潜力远比我们成人想象的要大得多,但我们总是习惯于事事亲为,处处小心,把孩子细心庇护在自己的翅膀下。我们一会儿觉得叠衣服太难了,一会儿觉得整理活动场地会添乱,结果事事包办。

五六岁时,孩子已经具备了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今天的收纳、整理任务是什么,设定完成的时间期限,按时检查即可。信任,是这一阶段的前提。爸爸妈妈要做好孩子们的参谋,支持他们的活动,相信他们能做好。这样做不仅能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更能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自主意识的建立。

生活细节:引导孩子定期清理物品

爸爸妈妈可以定期引导孩子清点和整理自己的物品,并指导孩子将它们分类摆放,合理使用。

随着玩具日渐增多,收拾玩具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我经常引导儿子一起清理他的玩具和物品:书房的柜子里放一些儿子不用的玩具;客厅电视柜下的抽屉放偶尔要玩的玩具;客厅两个收纳凳子里放一些虽然老旧,但儿子依然喜欢玩的玩具;卧室里放着他最愿意和爸爸一起看的托马斯故事书。

我认为这样分类放置有个好处:孩子们一般不能准确地按照物品类别精准分类,所以按照孩子的喜爱程度来分,可以大大减轻宝宝的分类整理困难。我不时地把不经常玩的玩具重新拿出来给儿子玩,他总能发现新的玩法,觉得有新鲜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