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女性心理健康

当我们谈论涉及13亿人的医保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9-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来源:八点健闻

导读

医疗领域有一个不可能三角:不管在哪个国家,医疗服务的低价、高质、便利,三者无法共存。

中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到八十年代的医疗保障体系中,牺牲了质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这个世纪初,上一代保障体系瓦解,新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建立,10多亿人在病有所医这件事上,度过了痛苦的二十年。

2003年-2011年,建成全民医保,在医疗服务低价、高质、便利的不可能三角中,在每个点中都做出部分妥协,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2011年至今,原本达成的平衡被打破了,当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全民医保的保障范围不匹配时,中国的医改又一次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价格、质量、便利性,在这个医疗的不可能三角中,这一次,我们到底要作何取舍?

「本文共10376字,预计阅读需要 20 分钟」

2006年10月,当全民免费医疗的倡导者、北京大学海归学者李玲教授进入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进行了一次讲课后,人们普遍猜测,新医改道路之争的天平开始倾斜,政府主导、补贴公立医院、提供免费或者部分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的路线,将主导本轮医改。

一年后,风云突变,在对外征集的9套医改方案中,市场派提出的全民医保路线开始占据压倒性优势。

在那次决定了13亿国民未来就医命运的道路之争中,全民医保,而非全民免费医疗,成为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不容调整,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不能调整,选择更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险体制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公众对于全民免费医疗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医疗服务这种关乎人类基本权利的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全民”+“免费”天然就具有对社会大众的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在医改路线之争落定、全民医保铺开后的十几年中,每逢医疗领域内有冲突发生,无论是医患之间的剧烈冲突,还是新药的定价问题,政府主导的“全民免费医疗”都会作为一切矛盾的终极解决方案,被重新提及,引起热议。

全民免费医疗,作为一副寄托了对现实医疗状况不满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图景 ,随时撩拨着公众脆弱的神经。

在一项事关13亿国民福祉的路线选择上,持续性的争论自有其必要性。但造成困扰的是,这些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医保制度的设计和实施。

20年裸奔史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一份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估报告 ,宣告过去20年中国的医改“总体上是不成功的”。

这是官方极为罕见的一次公开承认的改革失败,10多亿人在病有所医这件事上,度过了痛苦的二十年。

除了“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全国人民看病上协和”的痛苦体验外,医疗价格大幅增长:从1980年到2003年间,居民到医院的平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增加了66倍和171倍。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之相对应的是,上一代的全国性的医疗保障制度几近崩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