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女性保健养生

“两会”热议:纳入医保报销的创新药,为什么在医院买不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3-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医保领域领先的新媒体平台

投稿邮箱:tougao@zgylbx.com

┃来源:财健道(ArtofWealthandHealth) 尹莉娜

创新药降价入医保,患者在医院开得出、用得上吗?

2021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两年前的此时,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在“部长通道”上答记者问表示:“抗癌药降价纳入医保只是第一步,为了让患者尽快用上抗癌药,国家医保局一方面明确谈判药品费用,不占原来医保总额预算;另一方面,将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协商,医疗机构不得以药占比为由影响抗癌药使用。”

不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创新药入院难”依然是医疗卫生界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多位“两会”代表委员,包括北京医院原院长王建业、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江苏恒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飘扬、齐鲁制药总裁李燕等在提案议案中,均谈到应尽快解决创新药入院“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让患者更快用上临床急需的新药、好药。

就在不久前,一则新闻报道显示,江苏某患者发现,听从医生“指示”,自费50多万元、从医院全资所有的、位于门诊一楼大厅的院外药房买的药,原来都在医保目录中。患者把医院告上法庭,冲上了热搜。

明明是医保报销目录内的药,为什么在医院却买不到,必须在自费药房购买?经过国家医保谈判大幅砍价的创新药,在医院为何迟迟难落地?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热议。近期,多位医疗卫生界知名专家及学者就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01 提高创新药可及性,难题卡在“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国下了不少工夫。特别在医药创新方面:国家药监局实施的创新药优先审评审批制度,让新药面世大大提速;而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一改医保目录多年不调整、调整时间不规律的痼疾,一年一谈判,并将具有高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以超低降幅的价格纳入医保,显著降低了患者负担和医保基金支出。

据统计,仅计算化药和生物制品,2018-2020三年间共有35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其中19个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占比超 54%,并且从获批到被纳入医保的间隔时间逐渐从1-2年缩短为半年左右。

然而,就像前文江苏患者所经历的那样,高价“救命药”进了医保、医院却买不到,只能走自费药房购买的现象依然常见。根据中国药学会1420家样本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肿瘤创新药,截至2019年底,仅有不到20%完成了进院。2019年纳入医保的品种,截至 2020 年第三季度,仅有约25%实现了进院,75%的医院患者都无法从院内获得常规处方。

图/中国药学会(CPA)1420家样本医院谈判药品进院数据

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在今年两会上,递交了《关于畅通1类新药快速准入医疗机构机制、提高患者可及性的建议》。他发现,在那些“进得了医保,却进不了医院”的药品中,不乏许多1类新药位列其中。而1类新药,是指注册申请阶段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包括化药、中药和生物制品),其往往是临床急需的“救命药”,也是核心制药技术,其中也包括不少安全性和疗效性更好、价格远低于进口药物的国产创新药。这就使得,“救命药”纳入医保形同虚设、医保谈判走了过场。

图/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在座谈会上发言

而患者的感受更为直接。由咚咚肿瘤科发起、BenHealth Consulting分析的一份PD-1/PD-L1用药患者调研报告显示,在全国26个省份的353份调查问卷(截至2021年2月18日)中,依然有三大困难让用上PD-(L)1显得“可望而不可即”:

1. 87%的受访者认为PD-1/PD-L1免疫治疗的费用太高,经济负担沉重;

2. 62%的受访者认为医生处方的药品在医院买不到,影响在院内的使用;

3. 43%的受访者认为想要使用的药品在治疗医院买不到,只能选择医院有的药物。

在该项调研中,受访患者接受PD-1/PD-L1的治疗费用较高,平均治疗费用达12.7万元,且当前所有受访患者均无法进行医保报销,仅有部分患者可以使用商业保险进行报销。

不仅如此,64%的受访者在院外购买PD-1/PD-L1药品,但由于需要注射,又不得不拿到医院内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苛刻的运输和保存条件,成为许多患者担心的风险,也带来诸多不便。更有81%的受访患者表示,最期待的购物渠道是医院。

这些数据表明,“尽早实现医院准入,真正让患者用得上”,成为当前我国支持医药创新、提升患者获得感的关键。

02 创新药入院为何这么难?医院:有苦说不出

在创新药入院难饱受诟病的同时,医院进药背后的难言之隐也浮出水面,包括公立医院“药占比”的考核压力、医院进药品规数量的限制等。

有医院方面声音“诉苦”:目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对药品品规限制有明确规定:三级医院≤1500个;二级医院≤1200个。创新药想进来,就必须将已有其他药品“踢出”,这自然直接制约了新药的入院使用。

据了解,该规定系原卫生部办公厅于2011年发布,沿用至今或已不符合新时代的医疗发展规律。特别是在精准诊疗的发展下,仅肺癌一种疾病就可细分出多种亚型,每一种肺癌亚型的治疗措施都不同,根据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所有药品又可分为1线/2线/3线治疗。用对了药,才能实现精准治疗。

但国家相关部门并非没有作为。事实上,上至国务院办公厅,下到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均曾多次出台相关规定,鼓励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特别是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的药品尽快在医院落地。

201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合理用药指标取代药占比考核”。国家卫健委也曾发文明确指出“医院不得以医疗费用总控、医保费用总控、‘药占比’和药品品种数量限制等为由影响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与合理用药需求”,并且将“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配备使用情况”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考核之中。

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似乎仅有四川和重庆等少数地区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政策,将“国谈”药品的配备作为医院考核指标之一,而全国其他地区绝大部分医院,均未落实上述新规。

图/重庆市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中,关于医保谈判准入药品配备的规定

创新药入院,为何这么难?进一步探究其根本原因,多位医院管理者、临床专家在座谈会上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