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女性保健  女性用品

用品连锁“秘事”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进货渠道混乱、产品设计缺失、加价幅度惊人,暴利行业对应的却是低效率、不赚钱。这成为商报记者调查的众多用品连锁店真实的写照。不过,在业界看来,毛利水平惊人的用品市场,正在成为零售模式变革中的“最后沃土”:未来三四年行业洗牌后,用品市场将出现规模化的品牌商和渠道商。

  上周末的西四环阳光保健品市场中空气混浊,进货商并不多。保健品区域中除了各式各样的情趣玩具之外,还着大量的口服类的保健品、药酒及外用类药物。商报记者以进货名义调查发现,这些用品和药物价格低得惊人,一款市场售价在150元以上的一款男士外用药物喷剂,在这里只用8元就可以拿到货,这意味着从批发到零售的这一过程中,加价达到20倍。

  一位匿名从业人士爆料称,这些市场批发价在50元左右的用品,到了各个用品店内的销售价一般会乘以6,卖到300元左右。但它们的出厂价大多在20元左右,而工业成本也就是10元上下。“在工业制造环节,10元的制造成本和30元的制造成本,体现在原料上的差异非常明显,低价原材料经常会出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对人体产生危害。”

  阳光保健品市场内的一名销售人员介绍说,安全套类产品属于快消品,加价空间有限。如果开用品商店,靠卖几盒安全套就想着挣钱是不可能的。“如果想要挣钱,要么你得卖假的,要么就只能多加价,否则你连房租都交不起。”他在向商报记者讲述“生意经”时直言,当下的实体店赚钱的方式基本不是靠客流量的,主要是靠“宰”客量。“我敢一点,出了这个市场,基本上没有人知道LELO是什么。没人知道LELO,那我怎么说都可以(宰)啦。”这位销售人员信心满满地说。商报记者搜索发现,LELO是一家高端用品品牌。

  在商报记者走访过程中,一名用品销售代理坦承,街边店及网店内卖的东西,“真东西不多,假货里最多的就是安全套”。该销售代理称,如何卖高价,主要靠店员“忽悠”。

  除了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外,绝大多数加盟式连锁店的进货渠道也是两大批发市场。“款式类似的商品,有人说是进口的,有人说是日本进口的,其实材料差不多,都是拿标着外文字母的中国货冒充的。”一组数据显示,70%以上的用品产自中国内地。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即使是杜蕾斯、杰士邦等知名品牌,也都没有自己的设计团队,而是在中国进行ODM贴牌生产。

  商报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并没有针对用品的检测机构,在批发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中,“三无产品”的利润空间最大,也最受卖家欢迎。因为用品没有主流广告渠道,消费者的选择往往取决于卖家的推荐,这类商品也就成为最“走量”的品种。

  一位业内销售人员对商报记者说:“在这个行业原来的利润来源于药,但是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药被后,国家的监管严了,没有人愿意轻易地碰这些东西。”但当记者一再深问是否存在许多小店依然在私自卖药的情况后,这位销售人员嘿嘿一笑算是默认。

  有监管用品市场的职能部门包括卫生、药品监督、计生、工商管理等,但正是这种多头管理,造成管理权限上的分散和缺失。按目前的职能划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保健用品的注册管理,而工商部门负责保健用品经销商的资格认证。“性保健品”天生特殊的属性,让消费者难以启齿,经营者正是迎合了这种心理,卖一些没有正规批号的问题产品。如果消费者能积极举报问题性保健品,并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才能共同净化市场。

  然而,这个看似暴利的行业,却几乎没有人做到“暴富”,从业者收入平平,行业分散带来的低效问题被看做主因。

  曾做过三年实体店加盟的春水堂CEO蔺德刚表示,在用品行业中,各个环节的加价率都很高,但各个环节其实都没有赚太多钱。“主要的问题是效率太低。”蔺德刚说,一家面积在40-50平方米的用品店,一般需要两个店员,一天营业十几个小时,但它一天平均只能吸引10个消费者上门,尽管用品店的消费率高达50%-60%,这些店一天也只能卖出五六单,去除房租水电费,利润不高。“这个行业的恶性循环在于,门店知道一天来不了几个人,因此每来一个都会尽量让他多花钱,但消费者的预算有限,那门店就只能去进质量差的低价品。”在批发商之前,工厂与各级代理商的利润约30%,但受限于规模小、人力及各项固定成本高,工厂与代理商的纯利也在合理范围内。

  随着“60后”消费群体因年龄增大逐渐淡出市场,用品连锁店的主流受众群体正在消失。有调查显示,用品连锁的主流消费群为“60后”人群和一部分“70后”人群,更加年轻的“80后”和逐步成年的“90后”们则更加青睐私密性强的网络渠道。

  商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国外用品品牌及拥有国内自主设计、研发的正规品牌,已与国内几家大型连锁药店进行了合作。与松散而混乱的用品连锁店相比,大型连锁药店背后更加强势的渠道背书,吸引了大多数“70后”主流消费群体。另一方面,电商在“聚集消费”方面表现突出,实体店需加价6倍销售才能收回成本的商品,电商只需加价2.5倍即可做到收支平衡。去年,国内最大的用品电商春水堂销售额破亿元,预计达到3亿元。

  蔺德刚直言,在未来3-4年内,电商行业将出现年销售额数十亿元的大公司,传统用品连锁会闭店潮。“事实上这种商业模式的变革在其他行业早已完成,用品连锁应该是最后的机会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