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女性心理健康

医保制度改革:进入由“制”到“治”新阶段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6-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王东进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而且还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做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深刻阐述,明确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系列指示精神,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的崭新命题和重要任务。这在最高层级的重要文件中尚属首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标志着我国医保制度改革发展进入由“制”到“治”,着力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提高保障质量、增强治理效能(简称“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全面深刻地认识把握《意见》的精神实质,切实按照《意见》的要求,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不断增强提质增效的核心动力,就能将中国医保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成治理效能,实现全面建成中国特色高质量医保制度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综合系统、便捷高效、持续可靠的医疗保障服务。

(一)

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而且还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做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深刻阐述,明确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系列指示精神,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为民生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民为邦本,治国之要在安民,民安则国昌,人民健康,则民族强盛。无论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实现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都是为了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朝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今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二次会议上又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治国理政、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持续推进医保治理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

历史和现实都一再昭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实现“病有所医”等“七有”目标,根本在制度,出路在改革,关键在治理。

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经过几十年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特别是经过20多年全面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我们业已建立起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抗击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要义和重要作用,深刻感受到这个制度的确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的好的保障制度。这个制度好就好在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守了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化解疾病风险、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初心使命和价值旨归。正如《意见》中明确指出的那样,由于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个被国际社会称为“举世无双的杰出成就”(ISSA独立评审团语),首先应归因于我们在改革实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