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美容塑身  怎样减肥

余晖中 再度狂热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2-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再不疯狂就老了。似乎漫漫人生行至黄昏,终究不是一件乐事。但变老,真就意味着太多的“力所不及”吗?近日,记者探访多位老人的晚年生活,看他们如何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延续未完梦

神情活灵活现的人物手办、略带锈迹的复古留声机、琴盖竟能轻轻掀起的迷你古董钢琴……整整一面墙的博古架上,陈列着形态各异的小物件。

凑近看看,小物件并非仅供赏玩,实则是一个个设计精妙的卷笔刀。

这些家当的主人,是年过八旬的程达然老人。82岁的程老是江苏省常州市一名退休教师。他说,自己从小就对收藏颇感兴趣。孩童时期,不起眼的糖纸、火柴盒都是他的宝贝。“工作后我集邮,但当时收入不高,也就搁浅了。”

几十年前,上小学的外甥女曾带来一组别致的十二生肖木制卷笔刀,令他心生好奇。

自此,开启了程老长达30年的收藏生涯。“我四十来岁开始收藏卷笔刀,退休后延续了这项爱好,只是件数太多,摆都摆不下。”说到这里,程老遗憾中流露得意。“后来我还搞创作,将工艺品与卷笔刀拼装起来。如今数数,足有1800多件!”

后来,坐拥微型卷笔刀博物馆的程老仍不满足,还拾起了曾经对园艺的热爱。

门前庭院,春日蔷薇爬满围栏,仲夏之时繁花绚烂,秋风中盆景里的红枫摇曳生姿,深冬娇嫩的花草又随程老的腾挪躲进室内,陪伴程老隔窗观雪。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程老将四季装进平凡人家。

退休生活难免交织着失落感、空虚感,然而程老却没空自寻烦恼。他告诉记者,往往凌晨4点多自己就睡不着了,逗逗宠物,摆弄收藏,修剪花草,总有享受不尽的乐趣。

比起程老,小十岁的老伴佘老更为新潮。她说,平日里自己喜欢组装乐高、旅行摄影。“你们年轻人说得上的修图软件,我都玩得特别溜。”

在她看来,电视节目里“60岁老太”的说法,着实不贴切。“我们生活的年代,60岁怎么就成了老太!‘60岁的阿姨’还差不多。我今年73岁,也没有很老嘛!”较起真来,佘老显出几分可爱。

有这样多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年轻时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上,得益于这对“老顽童”在对第三代的抚养观点上的高度统一。“我们不想过多介入子女的生活,也从未把带小孩看作是自己的义务。同样,子女也很独立,他们完全有能力照料好自己的生活,不需我们忙前忙后。我们都为彼此留有了更多空间。”

采访结束时,程老透露给记者一个小秘密。他说在养花的水中,加入少许白砂糖能够催促花期,这也是为什么他总能把握好开花时机,在常州市园林局举办的水仙花展中拔得头筹。

耄耋之年的程老,延续着未完结的梦,也憧憬着更美妙的梦。

另一片春天

78岁的李海瑞是个快言快语、为人爽快的老先生。电话里,当记者向李老提出是否需要看下采访提纲做些准备时,李老直言:“我可搞不懂智能手机,你只能发短信给我啦。不过为什么要看?我的生活,我随时都可以讲述啊!”

退休前,李老曾在辽宁省喀左县某报社工作。退休后,他并未真正离开一线,继续从事着当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同时,那颗文艺的心依旧躁动。作为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和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他始终活跃其中,写写唱词,搞搞创作。到2007年,李老出版书籍已多达27部,见报文章更不计其数。

评价起自己的晚年生活,李老不假思索:“退休于我而言,那是另一片春天!”他说,自己最期待编辑来电,得知自己的作品见诸报端,是最令他欣喜的事情。

有时间,李老也到老年大学学学书画,交交朋友。“我很聪明,写呀画呀一学就会,但我也很笨,学不来智能手机。”李老告诉记者,这智能手机,还是有必要学一学的,老年大学若能开一门这样的课程就圆满了。

目前,虽然李老不像年轻人一样玩转智能手机,还没能感受到信息化时代的便捷,但他说,自己生活在最好的时代。

的确,时下老年群体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让一系列助老、惠老政策得以实施,让老龄生活有保障、有品质,也让老年群体乐享老龄。

正如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所说,刻板印象里,变老是消极的,是负担,是包袱,是需要照顾的。实际上,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不仅不需要过度照顾,他们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社会倡导的积极老龄观,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参与”,不是被动地养生养老,而是发挥积极主观的作用,继续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60后”(1960年~1969年出生的老年群体)将是新一代老年人。他们和“50后”“40后”“30后”将大不一样。吴玉韶说:“我曾给他们做过画像,‘60后’的新一代老年人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较强的养老储备。除了养老金以外,他们大多数还有资产和保险。二是有较高的消费意识。以前我们常说老年人没钱、不敢消费,未来很多‘60后’不仅有钱,而且有消费的潜力和意愿。三是,他们有过上高品质养老生活的期待,会主动规划,讲究生活品质。四是,不同于上几代老年人,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运用科技与信息化的能力。”

对于准“60后”,退休后的另一片春天值得期待。

作者:本报记者 赵星月

审核:王俊聪

编辑:尤颖康 王千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