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女性职场  人际交往

全家封门75天,我上了热搜,成了“哆啦A梦”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4-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全家封门75天,我上了热搜,成了“哆啦A梦”

口述者:陈果(一位武汉医生家属)

口述时间:4月4日

口述者:陈果(一位武汉医生家属)

口述时间:4月4日

4月4日,武汉解封倒计时第四天,是武汉封城的74天,也是我们全家封门的75天。

不知是过于理智还是畏惧,除了我偶尔去楼道丢垃圾出过房门外,其他家人至今都没离开过家。

疫情期间,临时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前几天都解散了。没有告别,也不存在分离,我们随时会为了需要再次集结。

这段日子,我上了一次热搜,也成了网友眼里的 “武汉哆啦A梦”

小龙虾在勾着我的馋虫小区居民朋友圈里,开始出现活蹦乱跳的鱼虾。90元5斤的小龙虾,在勾着我的馋虫,还有那些春笋和野菜。

每天,小区每家能出来一个人采买两小时,楼下菜市场和超市自然成了热门打卡地,被大家用手机轮番拍了个遍。

表弟住的离我家不远,昨天给我们送些时令蔬菜来。把菜放在门口,喊一嗓子人就走了,连垃圾也顺手带了下去。

由于害怕出门,我担心自己心理出了问题,先后咨询了两个医生群。他们都觉得不出门挺好的,此时能够呆在家里仍是不错的选择。

好吧,我也不躁动了,安心在家晒晒太阳,再把手上一些志愿者工作收尾了。

公司发来复工申请表,也许好多人盼着这一天,但我内心还是拒绝的,我提出请假到4月底或者辞职都行。

朋友说我想法太不成熟了,今年工作尤其难找。

我哥天天在医院忙,已经很难顾上家了,如果我再去工作,把70多岁的父母丢在家里,我做不到。

妈妈隔门探望我哥痛哭起来过年前,我哥因为不舒服在家中隔离,我们全家因此担心了好多天。我妈隔门送饭的视频还上了热搜,被一些媒体热转。

现在,他身体无恙,恢复了正常坐班看诊。他们肿瘤科挂号又像从前那样排起长龙。

我哥叫郭培中,是武汉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1月11日,疫情初起时,他被紧急抽调到临时成立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接诊新冠肺炎患者。

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在家庭群里报下平安。自拍照的衬衣上,总是有许多白色盐粒,他说那是防护服捂出来的汗渍。

哥哥衬衣上的“盐粒”。

在连轴转了10多天后,22日那天,我哥感到浑身没劲,还不时有咳嗽。于是,医院就让他在家休息、隔离观察。

我妈接到我哥电话就崩溃了,哭着埋怨自已:“早知道不让你学医了,谁知道会有这种危险……”

当晚,我妈担心的不行,非要过去看看。到我哥家后,我哥不让进门、也不准靠近,只能站在楼道里隔着门对话。

我妈特意炖了汤,远远的放在门口,情绪再次失控痛哭起来:“你自已要多保重啊!你自已要多保重啊!”反复说着这句话。

我能理解我妈的心情,那时大家都对这个病充满未知的恐惧。每天出门后,不知道会不会被感染?还能不能回来?

哥哥紧贴在门后不停地安慰着,我也劝妈妈别哭了。

这个瞬间,被我无意识拍了下来,后来发到微博上。

当时希望,所有医护人员都能平安回家过年,让这一切快点结束。

但没想到的是,这场疫情竟被无限拉长了。在武汉封城的前一天,我们全家提前封门了。

他们叫我“武汉哆啦A梦”

忙忙碌碌中,竟收获了232万粉丝。有网友说我是武汉的哆啦A梦,能化解身边的种种困难,实现别人的愿望。

网友送我的画。

说来也奇怪,我确实能帮助到大家,这种感觉蛮好的。平时没太在意的资源,整合整合在一起,真的就办成了很多事儿。

我曾在医疗系统工作多年,对于疫情比一般人更敏感。

而哥哥当时也判断,这种未知的疾病短时间内不会好转,医疗物资也将面临短缺的局面。他还特意交待全家,少出门、尽可能戴口罩。

为了不让我妈担心,我开始为哥哥他们,张罗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消毒液等医疗物资。

我直接联系了一些厂家,自己采购物,再根据专业知识判断物资是否达标。

疫情全面暴发时,物资匮乏的医院越来越多。我从单枪匹马,转而向朋友圈求助,多年积累下的人脉起了作用,很多企业表示愿意帮忙。

从1月底至今,我每天窝在家里成了大家口中的云志愿者,负责处理、分配各种信息。把医院需求的防护物资信息发给企业,再将运来的物资分派到各家医院。

武汉封城之前,快递正常服务,头天发货第二天就能送达医院。收到货的医生,也会拍照发过来作为凭证。

我每做完一个单子,就从脑子里划掉,怕自己乱了。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处理各路消息,常常睡三四个小时。有些物资是从国外运回来的,还得隔着时差跟对方聊细节。

我跟父母住在一起,看我每天嗓子说到哑,他们心疼不已。

最好笑的是,有一天我爸不停地给我打电话,让我的手机处于占线状态,这样别人就打不进来了。

眼看捐赠的医用、吃喝等物资越来越多,2月中旬,我向武汉的一些志愿者车队救助,车队队长把我拉进群。

每每有物资运达,我就会在群里招呼一声。大家便分头行动,承接起运送任务。有时候,十几二十吨的酒精、消毒水,全凭手搬肩扛。

之后,慢慢涉及到一些社区里的救助。孤寡老人、养老院、还有一些患白血病和感染新冠的儿童。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名患白血病的小男孩,拿到捐赠的《加油啊,别放弃》故事书时,还对着镜头比了个“耶”,小眼神里亮晶晶的。

我经手的志愿服务是完全透明的,微博上随时记录物资的动态。我不怕那些质疑我的人,我也没时间去琢磨别的。

有些事不努力坚持下去,谁都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样子。所有的美好,不能因为一个随便揣度的念头就被埋没了。

前几天,临时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解散了。有着过命交情的我们,甚至连再见都没有说。大家都明白,“随时会为了需要再次集结”。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继续网上相伴。

采写:南都记者 靳格

图片/视频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鸣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提供线索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