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女性部位保健

19岁高材生残忍杀父,被捕时面露微笑:孩子变仇人的悲剧,是怎么发生的?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1-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作者丨小楼老师

来源丨小楼聊心理(ID:xiaolouxinli)

2015年2月5日深夜,纽约一所豪华住宅里,一名中年华裔男子被枪杀,凶手是他亲生儿子。

是什么让孩子将枪口,对准亲生父亲的脑袋?

今天想给大家讲一个充满警示的真实故事。

01

让人艳羡的精英家庭

谭林是加拿大一名华裔博士,毕业没几年就在美国创业成功。

他的妻子谭敏是公司的主心骨,主要负责海外业务,50%的业务都需要她处理。

高知夫妇辛苦创业,很快公司市值就超过了200亿。

公司生意慢慢走上正轨,他们也在美国安了家。

他们有两个儿子,大谭和小谭,两个孩子都特别优秀。

特别是小谭,毕业于纽约最顶尖的高中,后来又考入美国常春藤之一的康奈尔大学。

和别的亚裔家庭不同,小谭热情开朗,社交圈广泛。

高中当班长,还在当地基督教青年董事会任职;上大学后,他又加入学校的兄弟会以及足球队。

这看起来,是一个顺风顺水的精英家庭。

然而 ,越是华丽的外表下,越容易隐藏不堪。

看似完美的家庭,内里早已遍体鳞伤。

02

长达十几年的家暴… …

2015年1月28日,也就是枪杀案发生的前7天,当地报警中心接到谭家打来的电话。

一名中年女性带着哭腔说:我受伤了,那个人让我窒息,我太害怕了,求求你们帮帮我。

这个女人就是谭敏,施暴人是她的丈夫谭林。

警察到现场后,发现谭敏脖子有淤青的痕迹,不过不算严重,他们建议她以轻罪起诉谭林。

但是谭敏拒绝了,因为谭林同意那天晚上暂时离开家。

这不是谭家第一次报警了,2003年到2015年,他们打过几十次报警电话,有时是谭敏打,大部分是谭林打的。

有一次,谭林告诉警方,妻子把他的身上抓伤了,还威胁他,不离开家就报警,欺骗警方说家暴。

还有一次,儿子大谭带朋友来家里玩,谭林很生气,和儿子起了争执,他又打电话报警,说大谭打伤了自己的头。

显而易见,家庭暴力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枪杀案发生不久前,谭敏申请了保护令,还咨询过离婚相关事宜。

对于父母之间的剑拔弩张,两个孩子都选择站在母亲的阵营。

因为他们早已习惯和母亲相依为命,还在加拿大时,谭敏就因为丈夫的虐待,和孩子们进过家暴收容所。

内里如此暗黑的家,早已岌岌可危,只要轻轻一碰,顷刻间就能摧毁。

03

愤怒的孩子失控了

1月28日,谭敏报警的那个晚上,警察离开后,她马上给小谭打了个电话。

小谭上大学后,母子二人每天都会通话,谭敏每一次都会和儿子说,自己被家暴的细节。

那天晚上,她哭着告诉儿子,自己又被打了,她快失去知觉了,脖子上全是淤痕,她很担心下一次会被打死。

2月4日晚,小谭打电话给母亲,这一次,谭敏再次说,谭林可能会杀了她。

在学校的小谭很焦虑、也很愤怒,他叮嘱母亲锁好门,不要惹怒父亲。

次日一大早,他就去了银行,把所有钱都取了出来。

然后到一家离学校半小时车程的沃尔玛超市,去购买枪支。

在填写资料时,他填了加拿大这个国籍,需要进行二次背景调查,可他不想再等了。

他马上找到朋友惠特尼,让他帮忙搞枪支。

当天晚上,他拿着枪回到家,悄悄靠近父亲的书房,打开门缝,对准他的脑袋。

父亲转过头那一瞬间,他扣动了扳机……

枪响之后,父亲倒在了血泊中。

看着倒在血泊里的父亲,19岁的小谭害怕极了。

虽说自己想过无数次这个场景,但一切真的发生时,他的大脑还是一片空白。

在母亲的安抚下,他冷静下来,两人匆匆收拾行李,仓皇逃离。

04

优等生不为人知的痛

等待小谭的结果,自然是漫长的牢狱生活。

可在警方的调查和询问下,也发现了一些让人悲伤却不为人知的秘密。

警方发现,小谭没有看起来那么阳光开朗。

他们曾解锁他的聊天记录,发现他在大学就经常贩卖不好的药物给同学。

检方说,他是常春藤的优等生、校园动员、是兄弟会主席,但他也在贩卖药物。

在提到杀死父亲这件事时,他沉默了许久,然后一点点揭开折磨他许久的痛苦。

从小到大,他都活在父亲打母亲的痛苦中,在听到母亲说下一次会被父亲杀死时。

他的脑海中只剩下三个字:杀了他。

他知道这样做不对,可是他想保护母亲……

05

家庭暴力背后

隐藏着一种病

今天讲谭家的故事,是想和大家说:

家庭暴力的阴影之下,一个本应幸福美满的家庭,也会变得支离破碎。

更残忍的是,外国也好,国内也罢,家庭暴力总是无处不在。

全国妇联曾做过两次大型抽样调查。

2000年的结果显示,全国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2010年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24.7%的女性遭受过各种形式的家暴,有5.5%涉及明确的肢体暴力。

家暴根植于亲密关系中,带来的危害不比其他暴力轻。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曾对数百名受暴力的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很多经受家暴的妇女会因为习得性无助,变得难以离开施暴的人,这种特殊的心理与行为模式被称为“受虐妇女综合症”。

这一症状出现的根源是,家庭双方常常处于关系循环周期,在暴力爆发后,会进入平静期甚至是甜蜜期。

可随着关系逐渐紧张,暴力又会再次爆发。

这样的关系里,总是掺杂着暴力、悔恨、原谅、希望等各种复杂的因素。

这种综合症和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无关。

谭敏作为一名高知女性,孩子出生后就进家暴收容所,几十年的暴力虐待,仍然没能让她下定离开的决心。

甚至连控告丈夫轻罪都做不到,可见她陷入这种综合症之久。

06

家暴阴影下的孩子

而大谭小谭这样的孩子,被称为“家暴目睹儿童”。

目睹父母互相撕扯的孩子,就像在“战区里生活”一样。

看着淤青和血迹反复出现在自己最依赖的人的身体上,日子是否正常过,完全取决于施暴者的发作频率。

当暴力留下的痕迹变成日常中的一部分,这个孩子的内心要如何正常生长?

越来越多研究指出,目睹家暴带来的童年创伤,与直接遭受虐待无异。

虐待妈妈,等同于虐待孩子。

孩子内心最需要保护的时候,却备受摧残,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如影随从。

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等问题,也会慢慢在孩子身上显现。

有研究表明,目睹家暴儿童的大脑皮层部分区域对外部刺激异常敏感。

攻击性强、自闭、吸食毒品、早孕、犯罪等不良行为,都和目睹家暴这一危险因素相关。

更可怕的是,孩子还会从身边的施暴者中习得施暴的习惯,这些问题很可能在成年才显现。

在暴力中耳濡目染,会扭曲他们对亲密关系的认知,放大那些有暴力倾向的伴侣的吸引力。

目睹家暴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施暴者,也可能会被施暴者吸引,变成下一个受害者。

以此循环,代代相传。

07

关于家暴,我想说

人这一辈子很短,选择一个把你当作平等的人共度余生,更靠谱。

对于那些已经处于危险中的人,可以寻求朋友、家人、以及法律的帮助,离开这段关系,是你能帮助到自己的最重要的一步。

每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权,都只属于你自己,而不属于别人;不要让你的沉默成为施暴者的保护伞。

如果你正目睹一场家暴,不要将它看成“家务事”,也请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的“袖手旁观”很可能推动受害者走向绝望。

更不要去指责那些受害者,她们经历的痛苦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家应是温暖的避风港,而不是一个充满暴力、想拥抱却又不敢回的地方。

最后,文末点个 【在看】吧,让更多人了解家暴的危害。

作者简介:小楼,心理学作家,关注家庭心理、女性自我成长,著有书籍《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荣获中国出版协会“百部家庭教育指导读物”奖。个人公众号:小楼聊心理(ID:xiaolouxinli),和小楼一起学习心理学,解读人心迷局,发掘内在力量,活出美丽通透的人生。微博@在这里小楼和你聊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