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女性孕产期保健

募捐的物资变买卖,冒充CDC和WHO发邮件,多位华人老板险上当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4-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标题:募捐的物资变买卖,冒充CDC和WHO发邮件,多位华人老板险上当

冠肺炎肆虐期间,大家的神经非常紧绷,同时有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民众的恐慌或善心诈财,而上当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要小心了。

近来,圣谷华人社区就出现各种各样行骗手法。

有些骗子伪装成“官方机构”诱导缴费,有的不法分子诈捐后转身变卖防护用品。

利用信件进行诈骗,华老板险上当

根据艾尔蒙地市的陈先生反映,这几天他们在商业广场的几家店主都收到来自“公司规范中心(Corporate Compliance Center)”的信件。

好几位华人老板险些中招。

陈先生透露,大约半月前收到了一封信函,寄信者自称是一个负责小企业规范的机构,加州对非豁免类小企业有规定。

需要企业定期向公司相关股东或关心人提供公司运营状态更新,否则将对业主不利。

“中心”表示需要收取179元费用,就可帮业主提交所需的公司相关手续和报告。

当时,华人陈先生不太懂这封信的目的,就询问了周边开公司的亲友和同一个商业广场的其他店主,结果发现大家似乎都收到了类似信件。

其中几位华人老板都不知该如何处理,甚至有人以为该信和申请小额贷款有关。

后来通过网路查询和谘询律师,发现该信函旨在诈财骗钱。

首先,发信单位名称像是一个政府机构,信函内容格式正规,也像是给官方机构缴纳费用的表格。

其次,该发信公司或个人又在信函最下方写明免责条款,说明自己并非政府机构也非政府支持。

陈先生说,如今疫情非常时期,寄给业主或民众的类似信件,很容易混淆视听,让收信人误以为该费用和自己申请政府补助有关,不得不乖乖交钱。

当下受疫情影响,大家难免有焦虑和紧张等情绪,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被迷惑而掏腰包。

律师表示,最近华人社区各式骗术很多,都是利用民众非平常心而得逞。

类似“缴费”名义的信函平时就很多见而且形式多样。

如果是关于钱,你一定要再三确认是否是官网发来的,并且联系官方的电话,核实此事,不要轻易地打钱。

冒充WHO、CDC诈骗,社媒疯传

除了冒充平台和机构,还有人贼胆,敢 冒充世界卫生组织(WHO)、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等权威机构的诈骗亦在社交媒体疯传。

他们有的是发钓鱼邮件,有的是借新冠之名“募款”,形式多样、防不胜防。

专家提醒, CDC或WHO等组织是不会发邮件给个人要求捐款或索要个人信息。

自2020年1月以来,有4000多个以coronavirus相关名称注册的网站域名,其中3%证实为恶意网站,意味着运营这些网站的目的在于骗钱或窃取资料。

另有5%证实为可疑,因为尚未发现其存在的理由。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介绍,这些诈骗电邮可能是借著提高防范意识的名号,或通报附近社区的假疫情消息。

向民众发出钓鱼电邮,要求给某个病患捐款,或是给某种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案提出建议等。

WHO表示,绝不会要求公众登录到某页面查看安全信息,也不会无故寄来带附件的邮件, 更不会要求公众给应急计划或资金项目捐钱。

建议大家先查询电邮发件者的域名,是否与正规机构的域名吻合,若有意前往某一网站,手动输入要比直接从潜在钓鱼电邮中点击进入要好。

利用捐助物资,发难财

不仅如此,还有人想趁机利用大家的善举和善心,来发“难”财。

有一对华人夫妇之前在社区内颇有人缘,在中国爆发新冠疫情后,老婆便在社区张罗华人邻里募捐防护物资,声称要邮寄回国内。

可是当大家奉献爱心后,不仅捐赠者没有得到任何收据,所募集的物资也去向不明。

后来有人发现,倡导募捐者的老公,突然在某平台贩卖口罩、防护服等物品。

大家怀疑该物资正是之前捐赠来的,但苦于没有证据追究。

律师表示,根据国税局的捐款条例,如果民众的捐赠超过250美元,募捐者必须出具回执给捐款者。

另外,电汇欺诈行为在美国法律中也处罚严重,触犯联邦罪最高获刑30年罚款100万元。

所以,捐款捐物的每一笔款项都需要公布,得到良好的监督,否则就会被小人给利用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炫舞转转几点开始
  • 编辑:刘敏
  • 相关文章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