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女性职场  人际交往

东莞两会访谈|肖铮勇:东莞将强化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支持!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6-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6月11日,东莞市人大十六届六次会议开幕,会上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9年,国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6217家、1957家,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R&D投入占比预计提至2.75%,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分别达54.2%、42.2%。

从2006年开始,东莞就开始实施创新驱动,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东莞的实体经济呈现出一定的韧性,如今面临“三区叠加”机会,东莞如何进一步做好创新驱动工作呢?

东莞市两会召开期间,东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铮勇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解读东莞最新的创新驱动工作布局。当前基础研究的关注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东莞如何利用大科学装置+产业配套,做好基础研究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肖铮勇对此一一回答。

强化对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

南都: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东莞科技如何助力抗击疫情?通过本次疫情给予科技工作的启示有哪一些?

肖铮勇: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东莞市科技局大力推动我市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加快防疫药物研发速度,积极发动我市医院、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生物医药企业针对疫情加强科研合作、联合攻关,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

组织防控应急专项。积极参与省防控新冠肺炎应急专项,组织了20个项目申报,获得省立项11个。新增18家支撑疫情防控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居全省第三位。快速启动东莞市“新冠肺炎防疫防治技术研究及推广应急攻关”专项,立项资助58家单位共计96个科研项目,覆盖药物、口罩、检测试剂等多个防疫重点领域。

组建防疫物资生产技术保障专班。组织75名技术专家形成技术专班,下沉至9家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帮助组装、调试、维修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推动企业新增口罩产能41万片/天,有力保障了防疫物资生产。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科技创新在助力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市在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中科技抗疫研发实验条件不足、生物医药产业相对滞后等短板。

为此,我们已针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开展调研,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目前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存在的瓶颈,抓紧研究制订《东莞市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强化对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完善升级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扶持体系,推动全市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大装置+产业配套 东莞基础研究的优势

南都:梳理东莞的近年来的政策,频繁提及“支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开展”,这一方面东莞有哪一些优劣势?取得了哪一些成果?

肖铮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我市原来的科技创新主要是产业技术创新,基础研究相对薄弱,跟踪式的研究多,领跑原创成果少,一些核心技术难关久攻不下,根子在于基础研究没有大突破。

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解决的是科技创新从0到1的问题,主要孕育新的科学发现、原创性科学思想和源头性技术。近年来,我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所突破,大科学工程体系建设已经具备基础,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全力推进首批省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这些重大创新平台,再加上产业配套完善、科技企业众多,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就地转化有着良好的基础,这都是东莞参与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最大优势。

当然,对照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我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系统性还有待加强,科教资源、人才储备与上海、北京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松山湖科学城目前仅建有散裂中子源一期,全市只有1家国家级企业工程中心,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数量偏少,企业的生产研发以跟踪研究、制造配套为主,原理性的创新薄弱。这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创新体系、补齐创新短板。

为此,自2019年以来,我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作为主抓手,积极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体系,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市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运营良好,打靶束流功率达到100kW并稳定供束运行,提前一年半实现工程设计指标。依托散裂中子源建设的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成为全省首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项目研究成果入选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引进了包括10位院士在内的500多科研人才。

下来,我们将以建设松山湖科学城为抓手,继续大力推进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室、支持高校开展基础研究、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广聚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改变“撒胡椒面式”高企资助方式

南都:东莞取消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高新技术培育入库奖励项目,提升为百强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扶持项目,为何会有这样的改变?

肖铮勇:今年5月29日,经市政府同意,东莞市科技局印发了《东莞市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该政策的主要思路是在高企的基础上遴选一批百强创新型企业和瞪羚企业,构建“百强创新型企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