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女性职场  职场健康

宜早联合,瑞不可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1-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传统降糖治疗方案通常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贯穿始终,然后从单药治疗→二联治疗→三联治疗的「阶梯式」治疗方案,当血糖控制不达标(HbA 1c ≥7.0%)时,进入下一步治疗。然而,传统的阶梯式治疗策略可能会带来延缓血糖达标进而导致长期高血糖的问题 [1] 。

根据ADOP,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初诊未经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罗格列酮单药治疗4年后,达标率进行性降低 [2] 。另外,真实世界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也面临着每年17%的治疗失败率 [3] 。

所以,为了血糖尽早达标并保持稳定,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早期联合使用降糖药物。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联用,提高用药安全性,为糖尿病患者带来长期获益,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维格列汀是第一个研发成功的DPP-4抑制剂,它可快速持久提高体内活性GLP-1水平, 增加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更有利于患者HbA 1c 水平达标 [4] 。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二维)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增加胰岛素分泌,形成机制互补,覆盖糖尿病多重病理机制,相比其他治疗方案具有全面优势: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降低HbA1的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单药加量治疗

VISION研究是一项为期24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此项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加量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127家医院,3084例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维格列汀或二甲双胍加量治疗,结果显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降低HbA 1c 的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加量治疗( P = 0.0002)(图1),更多患者血糖达标且无胃肠道不良反应 [5] (图2)。

图1 治疗24周,HbA 1c 自基线的变化

图2 治疗24周,达到有效治疗的患者比例

二维联合较其他DPP-4i(西格列汀或沙格列汀+二甲双胍),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并减少血糖波动

研究显示,对于二甲双胍和其他传统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维格列汀治疗,空腹血糖降幅达2.4mmol/L,优于沙格列汀和西格列汀[8]。另外,二维联合较西格列汀或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更显著减少血糖波动[6,7](图3)。

图3维格列汀与其他DPP4i相比,MAGE降幅

二维联合较其他传统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或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安全性更优

一项纳入3118例二甲双胍(≥1500mg/d)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二维联合组(维格列汀50mg bid+二甲双胍)和磺脲组(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

随访2年,结果显示,二维联合降低HbA 1c 效果与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相当,低血糖事件数较磺脲组下降14倍(二维联合组 vs 磺脲组事件数:59 vs 838) ,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 [8]。

另外,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相比,二维联合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50%(二维联合组 vs 阿卡波糖组发生率:12.3% vs 25.5%)[9]。

随着循证证据的不断积累,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早期联合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促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良好的治疗结局具有深远影响。

化繁为简,助力早期联合治疗走的更远

众所周知,因为治疗方案的复杂性以及服药数量和频次较多等原因,单药联用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差,从而影响血糖控制和长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10] 。

固定复方制剂可减少口服药片数量,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血糖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将成为未来糖尿病管理的趋势所向。

以维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为例,两药相加实现了1+1>2的效果。研究发现,维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显著降低HbA 1c 可达1.8%,使患者血糖达标 [11] 。

与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相比,维格列汀/二甲双胍降低空腹血糖更佳 [12] 。并且,使用维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相较于安慰剂/二甲双胍治疗,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胃肠道反应更低 [13] 。

维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一天用药两次,减少了服药次数,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坚持口服二甲双胍维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治疗2年的依从性可高达88.8% [14] 。

目前,二甲双胍维格列汀单片复方制剂已被纳入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期待更多适合患者从中获益,得到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纪立农,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07):594-598.

2.Kahn SE,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3): 2427-43.

3.Brown JB, et al. Diabetes Care.2010;33(3):501-6.

4.赵岚,等.医药导报.2018;37:52-56.

5.JI L N,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16;18( 8):775-782.

6.Rizzo MR ,et al. Diabetes Care. 2012 ;35(10):2076-82.

7.Xiaoyan C,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6 Jun;32(6):1131-6.

8.Matthews DR,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0;12:78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